高考模拟志愿填报流程和步骤 浙江模拟填报志愿怎么操作

问题描述 高考模拟志愿填报流程和步骤

推荐答案

1、先打开浏览器,进入当地考试局网站,点击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进入志愿填报登录界面

2、输入考生报考卡上的卡号,密码和验证码后,点击登录进入系统,查看填报志愿须知,勾线已阅读复线框,点击志愿填报按钮,即可进入填报志愿类型选择界面

3、选择要填报的志愿类型,点击志愿填报按钮,进入填报界面。选择要报考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点击长按填写的院校专业组。院校上下拖动进行顺序调整,对志愿填报的学校服从专业调剂的,点击服从复选框。志愿确认提交,再依次填写完需要填报的志愿后,点确认提交按钮,考生填报的志愿将被保存到省考试局数据库。

4、提交成功后,点击查看填报的志愿信息表按钮,可以查看已经保存的志愿。

5、若要修改已经提交的志愿,在查看志愿信息界面,点击修改志愿按钮,进入填报界面,在需要修改的志愿对应的院校,专业组和专业上重新选择,并确认提交。

其他回答

浙江模拟填报志愿怎么操作

浙江高考模拟填报志愿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登录指定网页

2023届的浙江省考生需要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https://www.zjzs.net)。

第二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再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三步:修改密码及填写信息

2023届浙江考生必须按要求修改初始密码并填写联系地址、电话等信息。考生应仔细阅读“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执行“修改”操作。考生只有正确完成本界面操作后方可进入系统进行其它操作。

第四步:选择批次填报模拟志愿

2023届的浙江省考生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

第五步:保存模拟志愿信息

2023届的浙江省考生在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如若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

拓展知识: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有5至8分的距离。

级差的确定则应当以往年(最好是近三年来)各个院校及其内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整理、分析出院校及专业的基本走势,这是填报志愿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

没有影响。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有5至8分的距离。级差的确定则应当以往年(最好是近三年来)各个院校及其内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整理、分析出院校及专业的基本走势,这是填报志愿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

出于策略性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已经达到一本录取线、甚至高出许多分的考生在一本的志愿里,纷纷选择“不服从”,目标主要是为了考取二本中理想的院校、理想的专业,而变相放弃与自己分数相当的一本院校。

因为虽然是一本的成绩,但名校却进不去,差一点的一本院校又提不起兴趣,直接放弃一本的志愿全都不填吧,有可能与意想不到的机会失之交臂,所以干脆就填上最理想的名校、最好的专业,录取最好,不录取也不失去什么,但就是绝不服从调剂,进而表现出足够的胆略与智慧。

所谓“投档分数线”,指院校正式录取前的调档分数线。除少数刚刚“踩线”的院校外,一般说来,投档线都会高于批次线、而低于录取线。从理论上分析,进档却没有被录取,考生档案则必须被退回,再次投向下一批次的院校,即被称为“退档”。

“退档”对于考生而言,意味着无形中至少减少了一种选择,所以,各个院校都尽量压缩自己投档比例,大多在1:1到1:1.05之间。

退档而降低到下一批次录取的担心,往往只发生在极少数“踩线”(指刚刚处在本批次的录取线上一点点、成绩有微弱优势)的考生身上,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遭遇这种情况。

招生主管部门在每一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前,都增设了补偿性措施,即通知那些处于本批次分数段内但尚未被正式录取的考生,补填“征求志愿”,尽量不让每一个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而被动“落榜”。

显然,所有的院校无论如何都希望考生都能够选择“服从”调剂,因为一方面,录取过程中,操作起来最便捷,进档就录取,随便啥专业都有理由,不必面对考生没完没了的责问与质疑。另一方面,每一个院校都不可能全都是好专业,那些没人肯学的烂专业还指望并等候无数“服从”调剂的考生去充实呢。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出于职业生涯的考虑,专业一定比院校更能够决定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