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数列题型与技巧 高考数学常考必考题型
推荐答案
1、公式法
如果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则求和时直接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注意等比数列公比q的取值情况要分q=1或q≠1.
一些常见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1)1+2+3+4+…+n=n(n 1)/2;
(2)1+3+5+7+…+2n-1=n2;
(3)2+4+6+8+…+2n=n2+n.
2、倒序相加法
如果一个数列{an},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即是用此法推导的。

3、分组转化求和法
若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转化法,分别求和而后相加减。
若给出的数列不是特殊数列,但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两项,或把数列的项重新组合,使之转化为特殊数列,再利用特殊数列的前n和公式求前n项和。
4、错位相减法
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此法来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就是用此法推导的。
5、裂项相消法
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
典型例题分析1:
已知递增的等比数列{an}满足:a2+a3+a4=28,且a3+2是a2,a4的等差中项.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bn=anlog1/2an,Sn=b1+b2+…+bn,求Sn.
解:(1)设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
依题意,有2(a3+2)=a2+a4,
代入a2+a3+a4=28,得a3=8.
∴a2+a4=20.


典型例题分析2:
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5=9,a2+a6=14.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bn=an+qan(q>0),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其他回答
高考数学常考必考题型高考数学常考的题分别是三角函数或数列,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数学想考高分,基础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一直不好的核心原因,牢记基本公式和基本定理,根据课本目录,能熟练回忆出课本上所有知识点,真正打牢基础。
高考数学答题注意事项
越是容易的题要越小心,因为这样的题很可能有陷阱。
出现怪异的答案的题要小心,因为很有可能计算错误。
任何带有数字的题要多问一下自己,有没有遗漏答案,如出现2的答案,就要考虑-2有没有可能也是答案。
最后一道填空题很有可能是难题,如果不能马上解出,应迅速放在一边进行下面答题,毕竟这道题再难也分数也有限,不应恋战。
数学常考题答题套路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能够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维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相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高考数学常考的大题分别是三角函数或数列,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圆锥曲线),函数与导数。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必修二:立体几何、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平行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
简介
高考数学会涉及到很多的知识点,所以复习时要面面俱到,否则就可能在高考时遇到不会的题目。选择题和填空题常考的考点主要有集合部分、函数部分、三角形与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与复数部分、数量章节、不等式章节、平面与立体几何部分、统计部分、概率部分等。
而解答题主要涉及到的知识有选考部分、正态分布、离散型分布、统计、圆锥曲线、椭圆、曲线与方程、直线与方程、立体几何部分、数列求和、解三角形、导数部分等。当然,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高考数学考点分析,每年数学考试内容都会有所调整,但是考试内容都万变不离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