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考志愿规划师 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证书含金量

问题描述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高考志愿规划师

推荐答案

1、高考志愿填报,核心是解决学生多少分读什么学校和选什么专业的问题,这也是家长最看重的,也是家长愿意买单的,如果脱离这个核心谈其他的都是扯淡。 所以首先得有一套经过检验(可能有很多套方法,比如什么线差法、位次法)的根据分数评估学校录取可能性的方法和必备的数据,为什么说一定得是经过检验的呢?因为不经过经验,谁都不敢说自己的方法ok,或者说家长也不敢相信。最好是持续不断的在被经验,也就是连续多年都在用此方法筛选匹配学校。 数据是基础,没有数据,你无从判断是否能上某个大学。主要是招生录取数据。

2、 做到了第一点,基本就能解决报考什么大学的问题。但是高考志愿规划,不仅仅是大学,也不仅仅是通过分数看大学。还有专业,得研究积累专业学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人学、未来的发展出路有哪些可能这些知识,或者最好就是自己读过、也就业过,或者从这些人那里通过访谈了解到第一手资料。 这样才能结合孩子的优势、兴趣及对家庭对未来的考虑来确定专业,再反向来与选出的学校结合,因为有些专业在分数合适的大学里可能比较弱。大家都想尽可能的去有优势的专业读书。

3、以上两点基本已经解决了志愿规划的核心问题,但是想把这个事做到更好,就得会引导孩子思考,因为很多孩子是说不上来自己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的,你得用你储备的知识和见识,引导孩子思考、判断和选择。

4、要对大学相当了解,当时闭着眼睛就能把全国的本科院校基本都装在脑子里,对于这些大学的历史、优势学科、地理位置、特色、就业情况都了解的很清楚的时候,你才能帮孩子评估高校,更好的匹配高校。

5、 你要对于大学后的升学机会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你在高考志愿规划的时候才能帮用户想的更远,考虑的更远。

志愿填报是学生努力学习十多年重要的一步,不管是对家长还是对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所以高考志愿规划师各方面都要十分优秀,不能儿戏。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加油!

其他回答

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证书含金量

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证书是由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针对高中教育、招生咨询、教育咨询、就业指导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该证书的含金量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性强:该证书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高考政策、招生政策、教育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考生提供全面、准确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2.?市场需求大:随着高考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需要专业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因此该证书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3.?支持政策明确:国家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都对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证书给予了支持和认可,将其作为高中教育和招生咨询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和职业认证标准。

4.?职业发展空间广阔:高考志愿填报规划师证书持有人可以在学校、教育机构、咨询公司、招生部门等各个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提升空间。

高考规划师是坑人的。

拿到一纸证书,就能快速“变现”?关于这个“快”,不同机构的速度也不同。从“一个月”到“三天”就能考取的证书,含金量究竟如何呢?如何才能考取这个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呢?不同机构的答案都一样——需要缴费报名。有的机构声称可以打半价,有的机构则说能享受活动价。

高考志愿规划师未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花上几千块,培训三天到一个月,就能拿到教育部主管单位颁发的证书,获得高薪就业机会,真的有这样的“好事”吗?

查阅人社部公布的最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发现,“高考志愿规划师”并不在其中。人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曾在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答记者问时称,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这也就意味着,“高考志愿规划师”这一职业及其认证证书,并未获得国家认可。

记者也向网上涉及的所谓证书发放单位进行了核实。记者:微信群里面说“高考志愿规划师”的证书是咱们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发放的,想跟您核实一下有没有这个证书?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工作人员:没有,这不可能的。教育部、民政部都不允许的,我们不会发这证书的。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工作人员:我们这只是培训证书,不是那种资格证,不是说必须是有我们这个证书才能就业,不是这个意思。

虚假宣传退款难,考证机构屡遭投诉

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并不是一项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教育部也在日前发布警示称,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某些社会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专家名师”等,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机构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进行所谓的辅导。

记者在网络投诉平台发现,有不少用户反映一些开展“高考志愿规划师”考证业务的机构存在虚假宣传、申请退款难。有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学者表示,利用网络炮制虚假信息,“贩卖”焦虑,亟待网络平台加强管理予以查处。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有一些机构抓住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故意去制造焦虑,故意去夸大填报志愿的难度,然后来突出所谓的培训的重要性。这种服务购买之后,很难去鉴定它是不是有价值,也很难去鉴定它是不是真假。

如果你遇到了问题或者权益受到损害,你往往很难举证去维权。一些网络平台也纷纷上马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App,有的打出具有AI填报功能,有的则渲染考分最大化利用。有研究学者表示,考生和家长要谨慎看待所谓的App志愿推荐,不能简单相信所谓的算法结果。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在志愿填报上,更希望家长和孩子想清楚自己的人生规划。注意,表面上是志愿填报,本质是孩子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不能简单交给别人,让别人去决定。

非常严重的一个误区或者误导就是分数最大化,渲染“不浪费一分”。高考志愿是人生的路径或者方向选择,如果不看方向,一味地只算计分数最大化,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